当前位置:首页>上党文旅
手工地毯

手工地毯技艺是在原生产毛毡的基础上,经过引进技术改良,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长治县地区的手工地毯技艺发展主要起源于东和乡。东和乡位于长治县县城西南,自唐朝永庆年间就以擀制毛毡,生产毡帽等羊毛制品而闻名,当时家家户户都有作坊、店铺多达300多家,俗称“帽东和”,“东和街三里长,一里十个毡毛行”的民谣流传至今。由于这里生产的毡帽既美观大方,又实用御寒,备受高寒地区群众青睐。所以多年来一直畅销我国的东北、蒙古及前苏联、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当时的东和被时人冠以“帽东和”之称,以区别于东边的东火乡。其毛毡大部分用以制作毡帽,还有一部分被本地大户、富贵人家用作床上铺的毡毯,起到隔潮、保暖的作用。由于毡毯制作费工费时成本高,通过改进又生产出栽毛毯,但由于栽毛毯制作工艺落后,粗糙不美观,产量低,销量少,在市场上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力。

解放前,长治县县城内生产毛毡、毡帽、栽毛毯都是以个体形式经营。解放后,1949年韩店皮毛社成立,有社员70余人,以东和村回民为主,主要生产毛毡、毡帽、载毛毯,产品大都内销。1956年,荫城皮革社成立,有社员18人,主要生产车马挽具,年产达610件。1956年底,由辛呈毡帽合作社、东和麻绳合作社、东和皮坊合作社合并成立韩店皮革社。20世纪50年代末期,县手工业韩店皮革厂成立,有职工68人,主要生产毛毡、绵羊皮筒、栽毛毯、车马挽具,至1968年改为长治县皮毛厂,该厂职工有165人,生产毡制品20多吨,工业毛毡1万多平米,栽毛毯1000余条。随着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在栽毛毯的基础上引进了地毯生产技术,由栽毛毯改为生产纯羊毛手工打结工艺地毯,能够生产50道、70道、90道、100道、120道多个品种,1972年开始生产出口地毯,1983年改为长治县地毯厂,地毯产品成为主要产品。1992年新开发了纯羊毛手工簇绒割绒地毯(胶背地毯)品种,到1994年地毯年产量最高时达到15万平方米,纯羊毛针刺胶背地毯荣获省二轻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90道纯羊毛手工打结地毯被评为省优质产品,并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过去生产的栽毛毯是自己购买棉花和羊毛纺成面纱股绳和粗毛纬纱,将粗毛纬纱染成多种颜色,利用强度极高的棉花捻纱股绳作为经纱和地纬纱,在经纱上扎入粗毛纬纱构成毛绒,然后经过剪毛,刷绒等工艺过程而织成。其正面密布耸立的毛绒,质地坚定,弹性又好,成为当时富贵人家的床上用品,这也是本地开始生产地毯的前身。

1968年,当时的长治县皮毛厂生产的栽毛毯选用的材料仅仅是自己生产皮革产品时剩下的羊毛边角料,纺成粗毛纬纱制作出来的,图案简单、粗糙、规格单一、材料极低、销量不大。直到1972年,为适应市场需求,当时的厂长马德山、书记王招孩派出以史忠堂为首的相关技术人员到天津等地学习新的手工打结地毯生产技术,开发生产出纯羊毛手工工艺地毯(70道—200道),后又相继开发出纯羊毛手工簇绒割绒地毯、工艺挂毯等产品。

长治县地毯厂从成立之初生产栽毛毯到生产出纯羊毛手工打结地毯等系列产品,经历了设备更新,材料更新,工艺更新,图案更新等一系列创新改造。材料上由原来的粗制羊毛纺纱改为选用优质土种羊毛纺成的毛纱和棉纱,吸收传统的栽毛毯手工打结技术进行编织,增添了一系列工艺,生产出的地毯图案新颖,经久耐用,富有弹力,手感柔软,光彩熠熠,并具有防蛀、防潮、抗静电的特色。设备上由原来生产栽毛毯的小木机梁到大木机梁改为现在的大规格钢制机梁,由改来的人工高架式编织改为人工固定式编织,改变了过去工人高架作业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的状况,操作变得更安全、便捷、灵活,从而实现地毯产品规格由原来的3.5米幅宽提高到5.5米幅宽。图案上吸收精美图案技术,从原来单一的彩花式增加至素凸式,京彩色,京美式,波斯式等图案。聘请比较有名气的画家设计制作开发具有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其中<天下都城隍>挂毯经过技术人员绘图编制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作为展示长治县城隍文化的艺术品,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工艺上通过增加洗毯工艺、平毯工艺、投沟工艺、片毯工艺处理,生产出的产品比原来的产品保色好,光泽好,手感好,无浮毛,底穗洁白,立体感强,有浮雕的效果,一件做工精美的地毯完全称得上一件绝美的工艺品。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改造,到1989年底长治县地毯厂已能够生产50道、70道、90道、100道、120道、150道、200道手工打结工艺地毯,经过多次工艺改进后的地毯以纯羊毛为材料,经过图案设计、配色、染纱、缠线、上经、手工编织、平毯、片毯、洗毯、投剪、择修等十几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成,将几十种色彩和谐地糅和在一起,手工地毯不受色泽数量的限制,手工编织地毯密度大,毛丛长,经后道平、片、洗、投、修处理后呈现出色彩丰富的立体感很强的特征。完成一块毯子的时间需要几个月到一两年不等,紧密精致的毯面可以使地毯的寿命延长到几十年上百年。

一块地毯的价值,质量的优劣,最根本的还是靠工艺道数评定。同原料系列的,道数越高,质量越上乘,图案越精致,这方寸之间的地理更迭,默默彰显着地毯工艺的细致精确,所耗费的时间漫长不言而喻。

手工打结工艺地毯具有一般机织的化学纤维的地毯不可比拟的工艺方面与艺术方面的价值,手工打结工艺地毯经过编织、平、片、洗、投、修等全套十余道传统手工工序加工制作而成。手工地毯最注重对细节的处理,如织一瓣牡丹花可以用十几种颜色,甚至几十种颜色来调色,红中有粉,粉中有白,白中有红,向阳的一面颜色浅一些,背阴的地方颜色可深一些,被花瓣遮住的颜色深一些,被另外花瓣遮住的颜色可淡一些。手工地毯的润色工艺也是别具一格,一瓣花朵的颜色能够做到从浅到深,从深到浅,达到润色的效果。这都是机织地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也正是手工地毯的艺术价值所在。